高雄建地,高雄建地出售,高雄建地買賣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高雄建地,高雄建地買賣,高雄建地出售.買高雄可以分割臨路建地出售資訊.找便宜的投資高雄建地,買高雄市建地.找高雄建地實價登錄行情,高雄買建地,請指定高雄建地網站-www.高雄廠房買賣租售.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572574最後頁
共5768筆/共577頁
商辦驚驚漲 大安、信義衝破3位數2023/01/10發佈

近年商用不動產市場漲幅驚人。根據實價登錄統計,台北市商辦2022年平均單價每坪78.5萬元、廠辦每坪63.1萬元,在這波房市景氣多頭的6年間,不僅逐年上漲,且漲幅加速,6年來累計漲幅各有20%、33%,二大蛋黃區大安、信義商辦均價行情站上史無前例的三位數。



 供不應求、需求強勁,大幅推升商用不動產價格上漲,信義區從2017時僅不到7字頭,去年已達每坪102.6萬元;大安區也從過去約每坪80萬元上下,漲至每坪102.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南港商辦在東區門戶計畫帶動下,從5字頭飆升至每坪91.4萬元,行情甚至超越不少傳統辦公商圈,一躍為僅次於二大蛋黃區的「老三」,反映近年對於高端辦公室新供給及需求向東位移,至於其他區域,松山、中正、士林均站上8字頭,中山約7字頭,大同區6字頭。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林建勛表示,企業持續有辦公空間升級、設置企業總部需求,且有愈來愈多建商投入大型商辦大樓開發,近年台北市商辦、廠辦每年各有近200億元交易規模,近6年商辦、廠辦累計交易均各突破千億元,顯示商用不動產市場蓬勃發展。



 中山區仍是商辦交易最大量的區域,占台北市商辦交易量近4成,林建勛指出,市中心多數B辦大樓屋齡逾30年以上高齡,不符合當前企業主使用需求,促使買方積極尋找市中心外圍新商辦,大直緊鄰台北市區、商圈機能完整,成台北市商辦買盤重心。



 至於廠辦,內科占了台北市廠辦交易量逾8成,在內科帶動下,廠辦從2017年每坪47.5萬元一路攀升,2018年站上5字頭、2021年站上6字頭,去年更達每坪63.1萬元新高。不少企業因為內科廠辦成本相對台北市精華區舊辦公室成本低,產業群聚效益更有利於企業營運,內科成為企業設點熱區,推升內科廠辦價格上揚,上漲幅度更勝商辦產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北新商辦將暴增 相當於7棟1012023/01/10發佈

隨著產業擴張、企業升級轉型,建商加重商辦開發比重,加上市區老舊商辦拆除重建,台北市進入大規模開發期,過去每年台北市商辦建照核發約在20萬坪左右,去年爆衝至80萬坪、成長高達3倍,創下歷史新高,相當於未來將新增7棟台北101大樓面積的辦公空間。



 過去每年全台的辦公室建照核發約在50~70萬坪之間,近年隨著建商及企業投入辦公室開發及重建,2021年已達102萬坪,去年更大增至逾140萬坪,首善之都台北市約占了全台商辦新供給的近6成。



 信義全球資產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表示,今年台北市將陸續有新商辦登場,包括遠雄大巨蛋啟用,將有逾1萬坪辦公面積釋出,坐落於信義計畫區的富邦信義A25總部也預計明年完工,已進入招商階段,是否再帶動信義計劃區辦公租金再創新高,值得關注。



 市區商辦大樓座落精華地段、交通便捷,對於有較高預算的企業來說,精華區仍然是首選,供給稀有,售價自然看漲,例如近期保力達以總價約14.5億元取得統一國際大樓部分樓層,單坪就衝破200萬元,刷下A辦交易新高。



 此外,商辦、廠辦熱區有從市區往北、往東擴張的趨勢。近年不少企業希望辦公室朝向更重視辦工使用的格局規劃,加大員工座位空間,增設休憩區、運動器材區等,傾向整層大面積的辦公室,加上價格考量下,擁有足夠腹地和新供給的內湖、南港、士林,成為企業搬遷或擴點主要區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私法人購屋許可制 有條件放寬2023/01/10發佈

立法院院會最快9日三讀攸關打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惟建商針對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反彈甚大,成最大癥點及變數。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8日強調,舉凡都更、危老重建及合建分屋等分回住宅,正常開發及必要業務都不會受到限制,也不受5年不得移轉出售限制,子法會明訂清楚,新法不溯及既往。



 知情官員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已出委員會,原則無需協商,但綠營黨團內部呈兩派意見,9日黨團會議將討論,再決定是否要拉下來協商。若不用協商最快9日三讀,若要協商13日也一定來得及三讀。最大癥結點是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部分,仍待討論或修改文字。



 為化解業界及立委疑慮,內政部8日緊急發出聲明稿指出,已將私法人因必要及正當用途取得住宅情況納入修法,不會影響未來必要業務營運,請業者放心。



 花敬群表示,未來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將依其取得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許可」2類。免經許可項目,將包含私法人依法或經營必須取得情形,例如金融機構或AMC資產管理公司依法行使抵押權或承受不良資產、或依土地法優先購買共有住宅等。



 另業界最關切的都更、危老及一般合建,花敬群說,依合建分售、合建分屋契約或合建附買回條款取得之住宅,或私法人(因出資或地主身份)直接參與都更或危老分回的房屋,都不受私法人購屋限制,也不受5年內不得出售管制,將納入免經許可項目,以利私法人後續作必要處分。



 至於需經許可項目,包括私法人取得住宅用途具正當性,例如作為員工宿舍或具規模性之出租,以供居住使用;另業者最關心因參與都更危老重建而需事先購入住宅以進行整合,也將予以納入,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等限制,以防杜藉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



 花敬群強調,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不會綁自己手腳。對實施都更危老重建需申請許可取得住宅以利整合,內政部將規劃適當申請方式,例如可事先申請預計實施都更危老重建街廓,後續免再逐戶申請。未來辦法會明確規範申請書表,簡捷申請及審查程序,不會影響私法人經營或推動整合效率與時程。



 內政部強調,修法將不溯及既往,業者如在修法施行前已簽訂契約出售住宅給私法人,在修法施行後不受許可制限制。另修法前簽約購預售屋、修法後才交屋,也不受5年不得出售管制。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北房價恐修正逾10% 買屋多觀望2023/01/10發佈

新北地政局統計,新北房市2021年11月移轉棟數到疫情高峰,成交7113棟,去年成交量滑落,10月時僅剩3851棟,接近腰斬。房仲業者今年依然不看好房市,認為平均地權條例將施行,又有升息壓力,房價第二季可能修正10到15%,建議民眾選屋多觀望,不必急著買。 



元宏不動產實價登錄資料顯示,新北去年各行政區交易均價,第一名為板橋53.5萬、第二名永和51.9萬、第三名三重51.8萬、第四名中和48.1萬,接近歷史高點。 



去年房屋交易量下滑整年,10月下跌46%,幾乎是前年同期一半。11、12月稍回升,主因是大量新屋交屋。 



元宏不動產研究總監陳傑鳴說,近期有不少新成屋交屋潮,看單月房屋移轉棟數會有點失真,現實的房屋市況可能已經腰斬了。預售屋近期越賣越差,手中庫存、餘屋量幾乎是在歷史新高檔區,政府推動平均地權條例打短期投資客,市場整體氛圍明顯往下,買方不再追高,開高價的房子去化速度慢,房市可能出現價格修正。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平均地權條例目前仍有細則不夠完善,預計第二季才會正式上路,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修正,新北房價有機會下修10至15%,建議民眾可多看多聽。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私法人購屋許可 內政部:不溯及既往 參與都更危老納「免經許可」2023/01/10發佈

▲內政部表示,私法人因參與都更危老或一般合建,將納入「免經許可」項目,並且不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限制。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通過後,引發不少業界反彈,其中增訂的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更是引發爭議,有業者就提出,此舉將影響未來私法人推動都更危老重建進度,對此,內政部日前特別發布聲明,表示已將私法人因必要及正當用途取得住宅之情況納入修法,不會影響私法人未來必要的業務營運,請業者放心。



內政部表示,基於私法人原則上無居住需求,為避免住宅成為短期炒作標的,影響國人居住權益,所以修法限制私法人購買住宅。



依目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之平均地權條例草案規定,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將依其取得之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內政部許可」2類,並由內政部於授權辦法中明定;其中「需經內政部許可」部分,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



依內政部目前規劃之「免經許可」項目,將包含私法人依法或經營必須取得之情形,例如金融機構或其轉投資之資產管理公司(AMC)依法行使抵押權或承受不良資產、或依法優先購買購買住宅(例如依土地法第34條之1優先購買共有住宅)等。



至於目前業者最關心因參與都更危老或一般合建,而依合建分售、合建分屋契約或合建附買回條款取得之住宅,因其為推動重建所必要且不涉及短期炒作,所以也將納入「免經許可」項目,並且不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利私法人為後續必要之處分。同時在辦法中也將明確規範申請書表,簡捷的申請及審查程序,將不影響私法人經營或推動都更危老整合的效率與時程。



而「需經內政部許可」項目,則將就私法人取得住宅用途具有正當性之情形予以納入,例如私法人購買住宅作為宿舍或具規模性之出租,以供居住使用;至於目前業者最關心因參與都更危老重建而需事先購入住宅進行整合,也將予以納入。但經許可取得之住宅,將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防杜藉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



內政部表示,對於實施都更危老重建而需申請許可取得住宅情形,內政部也將規劃適當的申請方式,例如申請人得事先申請預計實施都更危老重建之街廓,後續免再逐戶申請,以符合實務推動需要。



而本次修法將不溯及既往,所以業者如在修法施行前已簽訂契約出售住宅給私法人,在修法施行後將不受許可制規定限制。



內政部表示,有關各界或業者所提建議及疑義,都已納入修法或未來授權訂定辦法時考量,在修正通過後也會儘速邀集相關機關及公會團體進行討論,以符合實際需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平均地權條例拚三讀!私法人購屋限制 內政部釋疑澄清2023/01/10發佈

 



備受矚目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預計在今(9)日於立院力拚三讀通過!值得關注的是,內政部昨(8)日,針對民眾及業界近期疑慮,進行澄清及回覆。包括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危老都更建商分回戶不受五年內不能移轉之限制,本次修法將不溯及既往等。



 



花部長支持修法率先表態



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7)日在臉書公開表示,「建設公司參與都更分回,以及參與合建分回的房屋,都不受平均地權私法人購買住宅的限制,也不受五年內不得出售的管制。」



針對業界近期疑慮,《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將影響私法人推動都更危老重建等營運,內政部今日特別向各界說明,已將私法人因必要及正當用途取得住宅之情況納入修法,不會影響私法人未來必要的業務營運,並請業者放心。


花敬群表示,建設公司都更分回,參與合建分回房屋均不受五年不得出售限制。(示意圖/pexels)

 



有條件限制私法人購屋 建商反彈大?



內政部說明,基於私法人原則上無居住需求,為避免住宅成為短期炒作標的,影響國人居住權益,所以修法限制私法人購買住宅。依目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之平均地權條例草案規定,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將依其取得之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內政部許可」2類,並由內政部於授權辦法中明定;其中「需經內政部許可」部分,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



內政部透露,目前規劃之「免經許可」項目,將包含私法人依法或經營必須取得之情形,例如金融機構或其轉投資之資產管理公司(AMC)依法行使抵押權或承受不良資產、或依法優先購買購買住宅(例如依土地法第34條之1優先購買共有住宅)等。至於目前業者最關心因參與都更危老或一般合建,而依合建分售、合建分屋契約或合建附買回條款取得之住宅,因其為推動重建所必要且不涉及短期炒作,所以也將納入「免經許可」項目,並且不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利私法人為後續必要之處分。



危老都更物建也將予以納入?



另目前規劃之「需經內政部許可」項目,則將就私法人取得住宅用途具有正當性之情形予以納入,例如私法人購買住宅作為宿舍或具規模性之出租,以供居住使用;至於目前業者最關心因參與都更危老重建而需事先購入住宅進行整合,也將予以納入。但經許可取得之住宅,將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防杜藉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



此外,對於實施都更危老重建而需申請許可取得住宅情形,內政部也將規劃適當的申請方式,例如申請人得事先申請預計實施都更危老重建之街廓,後續免再逐戶申請,以符合實務推動需要。


內政部表示,經「需經內政部許可」項目,私法人取得住宅將予以納入。(示意圖/pixabay)

 



內政部:本次修法將不溯及既往



內政部補充,本次修法將不溯及既往,所以業者如在修法施行前已簽訂契約出售住宅給私法人,在修法施行後將不受許可制規定限制,以避免既有買賣交易另衍生交易糾紛。



內政部最後說明,有關各界或業者所提建議及疑義,都已納入修法或未來授權訂定辦法時考量,在修正通過後也會儘速邀集相關機關及公會團體進行討論,以符合實際需要。同時在辦法中也將明確規範申請書表,簡捷的申請及審查程序,將不影響私法人經營或推動都更危老整合的效率與時程。


內政部指出,本次修正草案將不溯及既往。(示意圖/pixabay)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預售推案激增4成 市況重回綠燈 專家卻曝隱藏危機2023/01/10發佈



▲去年12月預售屋推案量近1300億元,月增超過4成。(住展提供)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況的「住展風向球」,2022年12月分數為46.8分,較11月增加5.3分,對應燈號重回綠燈;與2021年同期相比,分數減少2.2分。風向球六大構成項目呈現「四升、二平」,其中預售推案量、新成屋戶數、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分數上揚,待售建案個數、議價率分數持平。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市場買氣低迷下,新北、桃園重劃區相繼出現指標新案開價「以退為進」,銷售前期主推價位相對平實的戶別,取得優於區域平均的人氣與買氣;此舉將影響當地成交行情,進一步衝擊周邊建案銷況,使高價建案進退兩難。

選後新案出籠,12月預售屋推案量近1,300億元,較上月大增逾400億元,月增超過4成。新成屋供給也有增加,12月完工釋出的新成屋戶數約150戶。

12月平均來客組數約單週18.8組,較11月增加1.5組,增幅約8.67%。指標建案平均成交組數約單週2.2戶,也較11月成長超過一倍。只是,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上揚,為部分剛公開指標個案表現較佳所致,不代表整體市場買氣回溫。

由於市場買氣集中特定個案,北台灣待售建案持續增加,12月達1,095個,較上月增加3.2%。議價率則微幅上升,12月平均議價率約10.53%,較上月增加0.38個百分點。

成采錡表示,儘管議價率變動幅度不大,業者仍需嚴陣以待,因當前市場的買氣水準,不足以消化如此龐大的供給量。

此外,不同於新案能因應市況即時調整開價及產品規劃,已銷售一段時間的建案,其代銷業者除要對業主交代,還需顧及已購客的感受,兩大包袱牽制下,較難在價格上讓步,使銷況陷入瓶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蔡政府現成績 2024年飆20萬戶社宅2023/01/10發佈

▲營建署表示,中央已超前部署,協調各部會盤點並篩選出適宜興辦社宅的土地,並與地方政府、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共同積極推動,將於2024年達成12萬戶的目標。(圖/高市府提供)



政府積極落實弱勢居住協助,以達成8年20萬戶社宅目標,直接興建社宅於2022年12月底,已達成超過7萬戶1千餘戶,包租代管社宅累計媒合5萬7千餘戶,合計已超過12萬8千戶,在在展現政府落實居住正義的決心,2024年底可望達成20萬戶目標。



營建署表示,中央已超前部署,協調各部會盤點並篩選出適宜興辦社宅的土地,並與地方政府、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共同積極推動,第一階段4萬戶直接興建社宅目標已於2020年底達成,2021年累計達成54,554戶,截至2022年12月底既有、新完工、興建中及已決標待開工的社宅合計7萬1,112戶,刻正按照社宅推動的進度,持續穩健成長,將於2024年達成12萬戶的目標。



營建署說明,包租代管社宅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計媒合5萬7,233戶,且每季穩定成功媒合6,000戶以上,未來將透過多元行銷方式持續宣導,再創包租代管媒合最高量能。



地方政府自2021年起放緩興辦社宅腳步,近二年僅增加4,348戶社宅,營建署表示,地方政府申請中央社會住宅補助,除興建期融資利息及土地租金全額補助外,另外有關非自償性經費補助,自2021年起決標案件,改以實際興建成本計算,對地方政府財務負擔大為減輕。營建署呼籲地方政府應該更積極與中央齊心協力推動社會住宅,以實際行動落實居住正義,回應民眾對於住宅協助的期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投資客最後逃命潮?平均地權拚三讀 自住客接盤2關鍵2023/01/10發佈

 



被稱為史上最嚴打炒房政策、重擊投資客的《平均地權條例》,將於本周在立院拚三讀,最快Q2就會上路,不少有自住需求的民眾好奇,是否能趁機進場接盤。



 



平均地權拚三讀 投資客剉咧等



此次《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內政部祭出5大招遏止炒房,包含嚴懲炒作行為、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管制私法人購屋、建立檢舉獎金制度、解約申報登錄等,其中「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將消滅預售屋高槓桿的投資空間,隨著法案即將過關,自住客期待,在投資客最後逃命潮啟動之際,將急著出清、拋售手中物件,增加議價空間。


自住客想趁機撿便宜,專家提醒注意事項。(示意圖/pixabay)

 



進場好時機 自住客坐等撿便宜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由於該條例以預售屋禁止換約轉讓為主要殺傷力,其次為私法人許可制,不過以前者來說,在2021年底因已做先行預告,加上去年一整年的房市冷靜期,市場上投資客量能早已相較前幾年熱潮銳減,還能玩得起的投資客多口袋深,實質的影響比較不如信心層面。



陳炳辰認為,自住客在近一年想進場,都是好時機,尤其今年可能在較多利空夾擊下,應有較明確的價格討論空間。至於是否為投資客的物件,則不必太過擔憂,一方面主要還是價格因素,若是價格來到理想的水位,物件樓層、景觀、坪數規劃,或其他賣相也在可接受範圍,又可能因為預售購置投資客讓價空間大,當然可以出手。



另一方面,在接手成屋部分,則會較需要多加留意,畢竟投資客會考量裝修、裝潢的價值,反應在房價上,提醒民眾得觀察裝潢品質與價格的般配度。


陳炳辰指出,平均地權將打擊整體房市信心。(示意圖/pixabay)

 



價格下修引爆退訂潮?專家給答案



此外,由於預售屋退訂只要付15%違約金就能解套,市場也有聲音擔心,若房價下修幅度過大,恐引發投資客退訂潮,陳炳辰則認為,目前還沒有被嚇跑的投資客,應都還有抗壓性,不至於看到量體被引爆,但可觀察條例上路後,是否可在揭露上可見退訂預售屋相關資訊,會是相當值得觀察的建案成效,要是退訂量體大的社區,就有很大的撿便宜機率。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海外置產風潮再起 業者大推這國 零公設還送車位2023/01/10發佈

▲曼谷觀光人潮多、房價低,租金報酬率較台灣好。



這一年來,國內外政經局勢變化甚大,加上通膨、升息壓力,讓不少富豪對於資金規劃更加謹慎,專營豪宅市場多年的房產業者,近來就積極推廣泰國曼谷房產,打著零公設、精裝修,以及親民房價,盼吸引置產族目光。



富豪國際房總經理林全楨在台灣經營高端房地產近30年,2019年轉往曼谷房地產,他表示,泰國曼谷置產熱潮又再度浮現,主要因台灣房地產開始走下滑,後疫情時代,中國大陸已沒有所謂工資與稅務的優勢,高階商品設廠開始轉進泰國曼谷。



而烏俄戰爭以及共軍擾台,也讓富豪擔憂未來局勢,林全楨說,富豪首重菁英養老簽證,曼谷置產買房,都是自住加投資,雙效需求。而在疫情之後,台灣出現房地產30年來最熱的榮景,蛋白漲得比蛋黃兇,加上台灣房地產動輒公設比38%,相對曼谷的零公設、低房價,曼谷房產更加有吸引力。



林全楨表示,曼谷的豪宅公設比台灣奢華,不少出自國際名師設計,活潑新穎富國際化,還零公設比加外送一車位,而且全室精裝修,一棟豪宅從1、2房至Penthouse應有盡有,多數還有社區巴士,且曼谷房價溫良,每年緩步上漲,好出租、投報率高,林全楨認為,曼谷比東京更值得推薦。



林全楨說,曼谷房價便宜,蛋黃區房價換算每坪只要70~80萬,蛋白區更只要40~50萬,而這些價格還是包含公設、車位和精裝修,若再換算台灣約35%的公設比,曼谷蛋黃區約每坪45~50萬、蛋白區每坪26~35萬。



不過,外國人購買曼谷房產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外國人不得購買別墅或土地、購屋全部款項需以其他國際貨幣匯入曼谷銀行、外國人持有公寓的面積不得超過49%、外國人要在泰國貸款購屋相當困難,多數是以現金購入。



同時也要注意匯價風險,最好要實地到現場了解物件和區位,也要留意當地法規的變動,若選擇包租代管,也要慎選業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572574最後頁
共5768筆/共577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60號
電話:07-3964915
07-3964915客服電話
傳真:07-3964921
網站QR Code
http://www.高雄廠房買賣租售.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366,692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高雄建地,高雄建地出售,高雄建地買賣-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