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人認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後,未來預售屋換約轉手因有諸多限制,會降低購屋族的購買意願,而自住買家將會轉向成屋市場,會爽到以成屋交易為主力的仲介業者。但是,其實《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對仲介來說好壞參半,並非全面樂觀。
修法對房仲的好處:剛需轉向成屋 投資客以價換量
以好處來說,修法通過後,預售產品市場需求減少,除投資客縮手,自住買盤也會觀望,這時剛需購屋族群確實有機會轉向成屋市場,成屋搶手度會提升,有利以成屋為主力的仲介業績拓展。
而且因為《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過關後,預售屋前景看淡,投資客出清手中存貨機會不小,此時也有利仲介協助買方跟屋主議價,只要投資客願意「以價換量」,做出「讓利」甚至「認賠出清」的動作,就有機會替仲介帶來大量的業績收入。
▼預售屋市場需求減少,剛需族群有機會轉向成屋市場。(圖/張琬聆攝)

修法對房仲的壞處:議價搓合難度提升
再以壞處來看,台灣房市經歷3年的房價大漲創高,如今房價已經讓很多購屋族群難以下手,而目前房市領頭羊的預售屋因修法前景不明,甚至可能帶頭下殺之下,也可能導致二手屋買家出現觀望,議價搓合難度也會提升。未來如果仲介無法讓買方了解房屋價值,並讓屋主體認房市「冷清」現況,想協助買賣雙方議價成交難度相當大。
其實對於房仲業者來說「求量不求價」,價格無限制的上漲或持續下跌都非利多,只有交易量能出來才能有服務費收入。一般來說,市場如果處於多空訊息皆有的環境,因每個屋主或購屋者對於房市多空看法不同,只要能媒合到想法可契合的買賣方,交易量就容易出得來,但如今整體房市看跌的人越來越多,未來如果價格沒明顯的優惠,購屋者恐怕不會輕易進場。
▼房仲需努力媒合買賣雙方成交。(示意圖/提供)

業者需多努力 資加情資突圍
因此2023年的仲介業者可能需要較以往作出更多的努力,除了多保持跟買賣方的互動,多提供市場訊息外,透過謄本情資也是一個可以突圍的方式,快速設定需求條件,找尋更多價格可能更優惠的屋主急售物件、建商餘屋來符合購屋者的需求,就有機會在今年房市出現轉折,或發展不如預期時突圍而出。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